专家预测90%的预制菜企业将消失,谁会是幸存者?

日期:2025-11-03 09:06:43 / 人气:6



预制菜行业寒冬将至,多数企业面临淘汰

经济学家宋清辉预测,当前6.8万家预制菜企业中,5年后仅约5000间存活,这一“五年倒闭九成”的预言使本就动荡的预制菜行业再掀波澜,网友对预制菜餐厅的抵触情绪和信任危机也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市场需求萎缩,企业经营困境凸显

 • 企业业绩不佳:今年上半年,预制菜行业巨头如“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46%,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8.74%;惠发食品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海欣食品速冻菜肴制品营收同比下降23.17%;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等预制菜肴板块业务营收也未达预期,腰部以下企业生存处境更差。

 • B端需求减少

    ◦ 纯外卖店模式变革:预制菜需求以B端餐饮企业为主,其中纯外卖店对预制菜需求强烈,其“轻资产”模式与预制菜料理包适配,且部分“幽灵外卖”会使用“三无”预制菜。但如今,美团推出“品牌卫星店”万店返佣计划,京东推出“七鲜小厨”主打现炒现做,国家对“幽灵外卖”整治加强,未来低质外卖生存空间受挤压,预制菜料理包市场需求将减少。

    ◦ 线下餐厅需求减弱:大众对预制菜抵触,餐厅将“现炒”作为招牌,美团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十余万商户开通“明厨亮灶直播”,部分商家新增“现制现炒”信息展示栏。《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即将出台,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情况将强制信息披露,消费者有权知晓菜品是否为预制,预制菜在餐厅后厨立足更难。

 • C端信任危机:今年预制菜信任问题爆发,消费者对其负面印象难消除,需求萎缩导致供给端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内卷、行业出清。近三年预制菜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至约6.8万家,行业鱼龙混杂,生产环境、设备、烹饪水平参差不齐,且B端市场为降本增效压价普遍,预制菜企业数量减少成必然。宋清辉预测未来五年后能持续盈利和有规模效应的企业可能锐减至5000间以内,有实质影响力的企业不超1500间。

预制菜行业并非毫无生机,部分企业有望幸存

国内需求有渗透空间

 • C端需求:预制菜并非新生事物,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渗透率超60%,其发展与经济高速发展后快节奏生活、家庭小型化等因素有关。中国经济、人口变化也类似,老龄化、少子化、家庭小型化明显,C端消费需求有渗透空间。社交平台上网友有自制预制菜经历,部分消费者在价格、品质、口味合适时仍会购买预制菜。

 • B端需求:中国餐饮连锁化程度不断提升,美团数据显示全国餐饮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稳步上升至2024年的23%,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25%左右,而美国、日本餐饮连锁化率均超50%。在品质、成本、效率平衡下,连锁餐企为标准化出品、提升效率、稳定扩张,仍会选择中央厨房和第三方食品工厂的“半成品”。如萨莉亚,2025财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中国门店近600家,多数菜品为预制菜。

 • 海外市场机遇:中餐出海势头火热,海外中餐品牌常面临厨师短缺、产品标准化难度高的问题,预制菜和速冻食品能解决这些难题,为预制菜发展带来契机。

行业将重整,优质企业有望穿越周期

预制菜行业未来会经历重整,但不会凉透,淘汰的是不合时宜的发展模式。预制菜有高品质和低质量之分,如同餐厅有不同档次。大浪淘沙中,部分坚守产品本质、拥抱透明化、在效率与品质间找到平衡的预制菜企业,有望穿越周期,重塑行业价值底色。

作者:顺盈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顺盈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