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夏令营没了,急坏学霸们

日期:2025-11-23 16:00:50 / 人气:3


2025年暑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通知,“我院对本次夏令营安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再推进。”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到一个月,多所高校多个专业相继取消保研夏令营。
作为保研的重要环节,夏令营数量的骤减导致竞争形势的变化,也影响到后续流程。这场变动的保研季直到10月底落下帷幕。与不确定性共处,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课题。
一、突变
“双学位项目的夏令营取消了。”晚上,宿舍里准备休息的Cici突然收到同学发来的消息,感到不可置信。
Cici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语言类专业,即将在明年毕业。在此之前,她已经看到多所高校“取消保研夏令营”的通知。大约一周前,担心本校会受到影响,Cici专门询问负责老师,希望获得明确答案。对方用很平静的语气告诉她“目前可以正常举办”。
大二下学期,Cici在课堂上了解到本校开设的双学位项目。她很快被“出国交换一年”“国际组织实习”等内容吸引。本科的语言学习经历让Cici向往不同的文化环境,她曾瞒着家里独自去过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用课余时间在护照上集了不少章。
2024年夏天,大三开学前,Cici将短期规划从找实习改为保研,“其实对读研本身没有太多执念,主要是冲着这个项目去的。”
升入大三后,Cici几乎将整个周末投入到练习语言,背诵项目考察的政治、经济、法律知识中,经常早上八点起床,学到晚上十点。进入备考模式后,她详细制定每天计划,有时“一边吃饭一边背书”。
听说身边同学临时起意,相约外出游玩,热爱出游的Cici也隐约觉得自己“浪费了生命中最宝贵的自由时光”。但自习室里总有忙不完的事,为了心仪的保研项目,她愿意隐忍克制。
Cici曾一度相信胜利并不遥远。按照以往的时间安排,保研夏令营会在期末周后开展。她想在知识储备最丰富时速战速决,拿到优秀营员,与学校签订录取协议。
但在保研夏令营取消后,Cici的规划被全部打乱。
往年的研究生推免招生工作由夏令营、预推免和“九推”三个环节组成。夏令营集中在每年6至7月,由院校自行组织考核活动,是高校争抢优质生源,学生收集offer的“主战场”。8月底至9月中旬的预推免作为夏令营的补充环节,流程相对精简。9月下旬,推免系统正式开启,校方在系统内完成志愿接收与拟录取确认,学生尝试抓住最后的“捡漏”机会,即“九推”。
近年来,伴随各大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竞争的加剧,夏令营和预推免逐渐为招考的主要途径,“九推”则主要承担补录与政策审核职能,录取规模与选择空间相对有限。其中,夏令营被视为保研的“黄金入场券”。
今年的政策变化十分突然。5月13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通知,“按照上级最新要求,我院对本次夏令营安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再推进”。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到一个月,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多个专业相继取消保研夏令营。
无法确定目标院校是否会受到波及,许多22级保研生开始感到“草木皆兵”。作为一个J人,Cici习惯将日常待办事项一一罗列,“如果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就会很烦”。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让她产生强烈的失控感。
Cici对着屏幕上的消息发愣,过了一会,她发现自己“很想哭”。她尽力掩饰情绪,躲进床帘,不想被室友看见。直到凌晨一点,在确定室友全部入睡后,她才悄悄爬下床,去桌子上找纸巾来擦眼泪。
当Cici因为心仪项目的夏令营取消而崩溃时,计划“海投”的茗心看着电脑里数十份申请材料,感到一阵恍惚。
五一假期结束后,就读于西南大学的茗心开始集中准备保研夏令营的申请工作。申请系统一般包含十几个栏目,每个栏目下有若干小问,除了个人信息,还涉及学术成果、获奖情况、实习经历等。网上申请后,还需导出材料,线下盖章邮寄等,才能完成报名——这些工作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十分琐碎,经常一干就是半天。
申请夏令营带来的压力不止这些。临近六月,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在茗心就读的经管类专业,“大家的绩点整体偏高,分数咬得很紧”。
茗心分流的方向有约10%的保研名额,六十多位同学能保研六七个。他目前的保研分数排名第二,但也觉得自己“并不保险”。为了防止被“弯道超车”,他必须保证每天基本的复习时长,还要继续准备提升保研分数所需的竞赛项目。
政策变化造成时间成本的沉没。有同学向茗心抱怨,自己“在邮寄材料后,突然收到保研夏令营取消的通知”。
然而,没有人真正放弃申请。大家一边挤出碎片时间填写材料、盖章邮寄,一边关注目标院校的最新动态,祈祷自己的准备没有白费。
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据茗心观察,今年开设的夏令营“数量不到往年的一半,其中还有一大半没有绝对效力”。大量保研夏令营“形同虚设”,竞争压力开始向秋季的剩余两次机会转移。
图丨茗心打印的保研夏令营申请表
实际上,取消保研夏令营的趋势早有预兆。近几年,推免招生中的“师生互鸽”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夏令营被视为相关问题的高发地。
发表于2023年的论文《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招生提前考核的流程剖析及问题反思》指出,在夏令营阶段,部分招生院校会超量发放提前录取协议。这导致一些学生在与高校达成协议后,发现自己无法被正常录取,“感觉自己被耍了”。
另一方面,考生通过申报大量备选院校作为“反制手段”。部分学生在获得多所院校录取时,同样存在选择临时放弃协议的情况, 被“放鸽子”的导师只能重新招生。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明确对“流程规范化”的追求。发布于2024年10月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强调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统一性”与“集体性”,针对推免流程中潜在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做出回应。此外,一些高校陆续对夏令营的性质做出调整,将重心转移到校园参观、学科宣讲上,一些夏令营开始成为观光旅游。
尽管规范管理是近年保研政策改革的主线,但“取消保研夏令营”无疑在众多举措中格外大刀阔斧。突然的变动引发诸多不确定性,被打乱计划的22级学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二、连锁反应
多所高校取消保研夏令营后,一系列连锁反应开始产生。
考生们涌向仅剩的夏令营,使入营门槛水涨船高,更多同学选择将投递的重心放在后续环节上。一位知名保研机构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到,竞争压力向预推免集中,可能引发“向下挤压”现象:为求稳,今年的学生倾向于降级申请,这压缩了原本属于双非院校与中游排名学生的投递空间。
此外,部分学生感受到,在“冲稳保”的报考策略下,往年的备选方案不再保底,向上“冲”的难度也较过去有所增加。
茗心梳理了自己所在的211院校经管专业的保研情况,发现身边同学的录取结果和上述观察一致,“下限与往年差别不大,但上限降低了不少。”
去年,一位学长成功拿到北京某所头部985高校的offer。今年,茗心在预推免阶段申请了相同的学校、专业,连材料初筛都没有通过。一些同学为了增加面试机会“海投”了近百所学校,但从录取结果来看,量变并未带来质变。
除了竞争形势的变化,取消夏令营同样影响到保研的流程安排。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将预推免时间提前到7月,一些学校则保持不变。原本集中在8至9月的预推免被分散到整个暑期。
“各个学校、院系发布通知的时间在往年基本固定,但今年的一切都难以预测,你只能持续高度关注,否则很有可能错过机会。”茗心总结道。
9月18日上午,就读于武汉一所211大学理学类专业的小P正坐在一所北方985高校的图书馆里,准备第二天的面试。招生群里突然弹出另一所211院校的预推免时间安排:9月19日白天进行资格审核,无法到场自动视为放弃。
这是小P当时仅有的面试机会,但她必须在两所学校中做出选择。眼看留给她的时间所剩无几,小P有些慌了。
就在四天前的早上,小P被教务老师的电话吵醒:院系突然增加了一个保研名额,正好落到她头上。接到通知两小时后,她仓促转向一条新赛道。
小P感到有些“荒谬”。上大学后,她从未认真考虑过保研。此前,她已经在考研的一轮复习上花费了三、四个月;她还将留学作为备选方案,基本完成了雅思考试和文书写作。接到通知后,小P的第一反应是向系主任打电话,询问是否可以放弃名额。但她很快又动摇了。
这种动摇更多出于对风险的担忧。小P的考研目标是复旦大学一门交叉学科,由学校自主命题,招生名额只有个位数。她非常清楚其中存在的变数,“很难保证最后收获一个满意的结果。”
然而,距离9月22日九推系统开放只有不到十天,部分高校已截止预推免报名,小P能够投递的学校非常有限。她很快收到这两所高校的入围通知:前者有一位她很喜欢的导师,已经提前取得联系;后者师资力量强大,位于西南地区,邻近她的家乡。
第二所学校的面试时间迟迟未公开。小P在招生群里焦急地询问,负责老师只能给出大致的范围。她决定“死马当活马医”,计划在19号白天完成面试后,当晚坐飞机赶去那里。
在正式收到通知前,小P参考往年经验,认为面试时间冲突属于“小概率事件”,“之前基本没有听说过”。
但这件小概率事件却在今年频繁发生。继取消保研夏令营后,“预推免撞车”再次引发22级学生的集体吐槽。大量面试被安排在18、19日两天,有些同学甚至“一口气撞了四、五场”。
短暂纠结后,小P出于对985院校名气、资源的向往选择留下。她退掉花费1500元购买的机票,损失了50%的手续费。
这不是小P第一次在今年紧凑的预推免行程中“破财消灾”。这所北方985大学在9月15日晚上公布面试名单,17日便要进行线下资格审核,她只能购买价格更加昂贵的临期机票。小P为了省钱选择在青岛中转,但飞机在16日晚上由于大雨备降济南。她马上退掉原来的机票,重新规划行程,终于在17日中午赶到学校。
图丨小P乘坐飞机前往外地面试
取消保研夏令营更多导致暑期规划的错乱,预推免面试“撞车”则带来切实的取舍问题,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海投过后,茗心通过了近10所高校的初筛,但高度重合的面试安排使他被迫放弃了一半选项。茗心原本计划到北方或东部沿海城市读研,方便未来在北京家乡附近发展。但面对预推免的时间冲突,为了降低通勤成本,兼顾更多机会,他被迫放弃几所北方院校的线下面试,其中不乏985高校。
取舍的过程并不容易,为了求个心安,他还专门在网上做了人格分析、性格测试,用来帮助自己进行决策。
社交媒体上,保研人纷纷发表求助,“保底院校和梦校在同一天面试怎么办?”当“冲稳保”的计划无法照常实行,部分考生被迫在保守和冒险中做出选择。
一位同学因为“手里没头铁offer”,为求稳妥放弃了梦校,“准备了三年,连去考的机会都没有了。”另一位决定“放手一搏”的同学则陷入焦虑:失去保底后,一切都是未知。
三、与不确定性共处
逃避风险,选择看起来稳妥的保研,并没有使小P获得内心的平静。
躺在陌生城市的旅馆里,小P辗转反侧,几乎整夜无法入眠。她不知道该如何向家人、朋友开口,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他人。
手机屏幕在黑暗中发光,小P打开和AI的对话框,持续倾诉心声:我担心自己拿不到offer,我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去哪所学校。
在无法预测的结果到来之前,不确定性逐渐增强的过程,让学生们心情震荡。一项心理学研究提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的概念,认为焦虑的本质不是“坏结果”,而是“结果会不会坏”,焦虑的靶点是对不确定性的厌恶反应。
为了在动荡中抓住确定性,玄学一度成为小P的救命稻草。她迷上了抽塔罗牌,算梅花易数。在推免系统填报接近尾声时,小P反复占卜,让AI帮忙解卦,希望提前知晓自己未来的去向。
由于准备仓促,面试又出现“撞车”,小P并没有拿到理想offer。出于对学校层次、专业方向的综合考量,她最终命中注定般保研到本校。尘埃落定并没有令小P感到释然,她开始遗憾,自己在追求稳妥的过程中“放弃了更多可能性”。
实际上,无论选择“保守”还是“冒险”,没有一条路是完美的。未知与遗憾总会如影随形。
梳理这一路的历程,Cici发现不确定性也曾给自己带来意外收获。经过预推免前的高强度复习,Cici顺利拿到双学位项目的offer。得知这个消息时,她正在前往复旦大学面试的路上。
Cici没有想到,复旦大学同样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新增的选项让她陷入另一种纠结。虽然本校的双学位项目是她保研的初衷,但她非常清楚,面对AI翻译、写作带来的威胁,学校层次几乎是文科生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最终,Cici权衡利弊,放弃那份自己渴望了一年多的offer。
尽管计划常常赶不上变化,Cici仍在努力规划未来。保研结束时,她总是睡到自然醒,每天运动、购物、打游戏。但“闲下来”的生活让她隐隐不安,“感觉应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她忍不住开始思考:要趁着读研时间充裕,多去做几份实习,方便毕业后找工作。即使没有特定项目支持,她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更多“看世界”的机会,“我想把能掌控的部分做到最好。”
图丨Cici在校园里候考
Cici努力通过理性考量,让每一步都“最有性价比”。但人生中的重大选择,同样可能在直觉、感性与不可抗力的作用下展开。
茗心最终被海投的电子科技大学录取,“之前没有想到会去那里读书。”
填报志愿前,茗心专门到这里参观过。那天,他看见很大一片湖,天鹅从岸边游过,湖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像公园一样”。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好地方。
这个决定也给他带来更加长远的影响。茗心本科、研究生均在西南地区就读,他逐渐喜欢上这里“充满松弛感”的生活方式。熟悉的朋友们都在学校那边,未来回到北京工作的可能性也因此大打折扣。不过,他决定暂且将这些问题抛在脑后,“走一步看一步”。
同样决定顺其自然的还有小P。回顾过往,她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在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上走了很远。
中学时,小P一直相信,自己会报考建筑学专业,未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她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搭积木,会专门攒零花钱去买不同主题的乐高玩具,把拼好的成品摆满展示柜。
但高考失利打乱了小P的计划。认为自己“一定会学建筑”的小P第一次认真阅读志愿填报指南。上网搜集资料时,她突然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未知的领域,她对于选择的想象被拓宽了。
报考现在就读的学校时,小P的第一志愿是珠宝设计,现在就读的理学类专业被排在了后面。辩证地看,当下被视作“舒适圈”的地方,对三年前的她来说,完全是一片未知。
小P开始尝试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未来的一切。她想,硕士毕业后“有可能出国读二硕,有可能去工作”,也不排除“直接退学考研”。过去一年里,她在学习语言,梳理专业知识上“浪费”的精力,给予如今的她做出更多选择的底气。
未来太过遥远、宏大,但当下一些具体的幸福仍可以把握。保研结束后,小P马上开始构思大四的出游计划。下一个目的地是景德镇,她打算在那里旅居一段时间,学习制作陶艺。成为古建筑修复师、珠宝设计师的梦想距离现实愈发遥远,但小P依然保持着对做手工的热情。
(应受访者要求,人物信息有适度模糊)
"

作者:顺盈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顺盈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