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关 26.17 亿,今天,这家 VC 募集了一只新基金
日期:2025-07-17 18:08:26 / 人气:49

在一级市场募资端复杂多变之际,早期 VC 机构中科创星传来喜讯。7 月 16 日,投中网获悉,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完成首关,规模达 26.17 亿元。这家长期坚守 “投早、投小、投长、投硬” 的机构,凭借十年深耕硬科技的积累,缔造了这只首关规模超 26 亿元的基金,尽显厚积薄发之力。
十年深耕硬科技,基金募集获多方认可
早在 2013 年硬科技尚属 “非共识领域” 时,中科创星就坚定投身该领域,一干就是十余年。当行业共识聚焦硬科技,其长期深耕的价值逐渐显现,赢得了众多 LP 的认可与支持。
此次募资中,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作为基石 LP 率先出手;现场,中科创星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科创基金等 19 家首关 LP 完成签约。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并非首次出资中科创星,2023 年 9 月中科创星发起北京三期基金时,该基金就积极参与,助力北京三期基金首关完成后终关总规模达 33 亿元。
新基金注册于上海浦东,存续期 8 年,重点投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物质、能量、信息、生命、空间产业领域的硬科技项目。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新基金快速完成首关,源于十余年坚持 “投早、投小、投长、投硬” 的正确战略方向,也是业绩、能力与前瞻布局共同赢得市场认可的结果。
在资金分配上,新基金延续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特征:70% 用于 “从 0 到 1” 阶段的原始创新,30% 投向成长类项目以助推技术 “从 1 到 10” 的熟化应用。
上海国资密集入局,战略共振赋能 AI 发展
除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外,其余 LP 亮点颇多。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科创基金等均为上海国资系基金。今年以来,上海持续加码人工智能,作为国家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正深入贯彻 “人工智能 +” 行动,加快打造智能终端、具身智能等 5 个关键生产力工具。
此前,上海市印发的相关举措提出 “用好 1000 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加大对重点产业战略性项目投资力度”。此次上海国有资本与中科创星合作,既是借助专业力量实现资源互补,更是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战略共振。
从算力底座到产业生态,“天使捕手” 的硬科技布局
中科创星作为 “硬科技” 理念提出者,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深远:2013 年起布局光子技术,2014 年投资光电芯片和半导体,2016 年涉足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逐步构建以 “算力” 为核心的 “人工智能 +” 产业版图。
截至目前,其已孵化并投资智谱 AI、智元机器人、驭势科技等一批行业标杆,覆盖大模型、机器人、AI Infra 等关键赛道。在这些项目中,中科创星几乎总是最早洞察价值并果断出手的机构:2019 年 6 月智谱 AI 成立仅两个月就获其中天使轮投资;2016 年 6 月驭势科技成立 4 个月即完成天使轮融资,中科创星持续加码,目前持股 5.94%,为第二大外部机构股东。
这种精准布局源于对硬科技底层逻辑和产业生态的深刻理解。例如,投资清程极智后,中科创星指出其团队掌握 “底层编译器 — 并行加速 — 推理引擎” 全栈技术,可填补 AI Infra 核心软件空白,该公司近期已完成新一轮过亿元融资;投资智元机器人后,将其定义为人形机器人整机赛道 “旗舰项目”,并围绕上游关键零部件布局以构建产业链协同。
在算力、数据、算法三大人工智能基石中,中科创星近两年系统布局光子计算、存内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及可控核聚变等未来能源,在模型层出手智谱 AI 等头部企业,数据层覆盖多类传感器与数据源。随着 “推理放量” 成为新引擎,其将重点加码推理算力及配套基础设施,抢占 “AI 赋能千行百业” 下一波浪潮。
项目遴选上,米磊明确标准:技术需具高壁垒、稀缺性且可快速工程化;赛道未来 5–10 年需有广阔想象空间,兼具知识、经济与社会价值。
“超前 + 深度” 孵化模式,重新定义科技成果转化
注册于上海的新基金将继续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键 “卡脖子” 技术及科技革命中的核心技术。针对上海,米磊表示其国际化科技人才密集,浦东已形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核产业集群,配套完整。
2023 年底,中科创星在上海浦东设立高质量孵化器,以 “超前孵化 + 深度孵化” 理念重新定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助力突破 “从 0 到 1” 原始创新难关。“超前孵化” 在技术成熟度 1-3 级(原理、论文阶段)介入,与科学家共同完成概念验证;“深度孵化” 则推动实验室成果进市场,参与团队组建、产品研发等全链条环节,打通 PI→IDEA→IP→IPO 路径。
目前,该模式已初见成效:原集微、华科冷芯等 7 个项目进入孵化阶段。其中,原集微经深度孵化后,团队于 2025 年初组建,已完成两轮早期投资,今年 4 月其联合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宣布制备出世界集成度最高的二维半导体处理器 “无极”,未来有望替代传统硅基芯片。
此外,中科创星打造 “好望角” 科学沙龙,已举办量子、可控核聚变等 4 场跨界对话,汇聚科学家、创业者、投资方碰撞思想。当别人聚焦 “空间 + 服务” 时,中科创星正通过高质量孵化器 + 基金投资,锤炼成懂科学又懂产业的 “硬科技特种部队”,以 “超前半步发现价值,深度一公里陪跑到底” 的理念,推动知识价值释放社会与经济价值,孕育本土硬科技冠军企业,为中国科技创新注入 “硬核力量”。
作者:顺盈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一局打掉上百元,羽毛球怎么越吐...08-26
- “嘎酷之乱”:酷派手机的风波与...08-26
- “消费刺客” 退烧背景下,中移动...08-26
- 海底捞开五星酒店:跨界背后的商...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