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桥系”600亿大并购,“山东首富”家族“鲸吞”关联公司
日期:2025-05-25 09:28:35 / 人气:28
全球铝业巨头“魏桥系”在资本运作上又有大动作。5月22日,“魏桥系”A股公司宏创控股发布公告,拟以约635亿元对价,从中国宏桥孙公司山东魏桥铝电等手中购买山东宏拓实业100%股权。这一交易不仅创下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规模新纪录,更凸显了“魏桥系”在资本市场的战略布局。
一、“魏桥系”的辉煌与传承
“魏桥系”创始人张士平与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并称“山东二张”,其两大产业——纺织和铝业均做到全球龙头地位,张士平也因此获称“亚洲纺织大王”和“铝业大王”。“魏桥系”一度坐拥三家上市公司——魏桥纺织、中国宏桥、宏创控股。在《山东商报》发布的“2024山东创富榜”中,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张波家族以1674.13亿元的创富估值荣登榜首;《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张波家族以720亿元的财富值排名第217位。

2019年张士平去世后,“二代”张波兄妹三人执掌家族事业。“魏桥系”开始了一系列新的资本动作,2024年年初完成了家族第一家上市公司魏桥纺织的私有化退市,此次宏创控股对宏拓实业的收购是又一重要举措。
二、635亿并购:“左手倒右手”的资本腾挪
(一)复杂的股权关系
此次并购看似是宏创控股“鲸吞”“侄子公司”宏拓实业,实则是“魏桥系”内部的资产整合。据天眼查和Wind数据显示,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通过魏桥铝电持有宏拓实业95.29%的股份,同时山东宏桥也是宏创控股的控股股东,持股22.98%,而山东宏桥又是中国宏桥的孙公司,持股94.52%。这意味着宏拓实业、宏创控股都是中国宏桥的附属公司,二者是“叔侄关系”。不过,在资产规模上,宏拓实业远超宏创控股。
(二)交易细节与影响
宏创控股将以每股5.34元的定价,向魏桥铝电等交易对方发行约118.95亿股新股,完成对宏拓实业100%股权的收购。交易完成后,中国宏桥在宏创控股的间接持股比例将由约22.98%增加至约88.99%,而在宏拓实业的间接持股比例则由约95.29%下降至约88.99%。宏拓实业拥有中国宏桥及其附属公司位于中国内地全部铝合金产品、氧化铝产品及部分铝合金加工产品生产线,截至2024年9月末,宏创控股净资产为19.78亿元,此次交易标的宏拓实业资产评估价约635亿元,约为宏创控股的20多倍。截至5月23日收盘,宏创控股总市值122.73亿元,与宏拓实业估值悬殊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中国宏桥为宏拓实业引入了一批战略投资者,包括天津聚信、济南嘉汇等8名投资方,累计对价29.63亿元,合计持有宏拓实业约4.71%的股权,这些投资方也是此次宏创控股的交易对方。
(三)监管关注与预期收益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指出,当并购交易呈现“蛇吞象”特征时,监管机构会密切关注交易条款的公平性、定价机制的透明度、资金流向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是否存在利益冲突或潜在违规行为。宏创控股表示,注入资产2024年利润规模超过百亿元,交易结束后,公司将摆脱盈利能力不足的局面,有望成为营收超千亿元、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铝业新航母。目前相关交易草案已获董事会通过,尚需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批准。
三、“魏桥系”两次动刀港股资产的原因
(一)港股市场困境
2023年,受美联储多轮加息影响,港元利息创下近十年新高,香港资本市场投资环境受挫严重。恒生指数累计跌幅近14%,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8.83%,两大关键指数走势全球垫底,港股市场活跃度下降,日均成交量下滑明显。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估值、融资、流动性相互影响,港股市场的恶性循环可能导致市场下行,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二)资产价值重估
中国宏桥是“魏桥系”铝制品业务核心上市公司,于2011年登陆港交所,截至5月23日收盘,总市值1351亿港元,但多家机构认为其估值较低。国盛证券研报称中国宏桥有望通过海外拓展与上下游深度赋能实现跨越式增长,且在港股具有低估值优势;信达证券也指出中国宏桥估值在行业相对估值中处于低位。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港股在估值和流动性上与A股有较大差距,优质资产在A股能获得更充分的价值释放,提升投资者回报。此次宏创控股收购宏拓实业成功后,不仅能提升宏拓实业的价值,中国宏桥也有望“母凭子贵”,子公司强劲表现可能带动母公司价值重估。
无独有偶,2024年年初,“魏桥系”将第一家上市公司魏桥纺织私有化退市。魏桥纺织是“魏桥系”纺织产业唯一上市公司,2003年登陆港股。2023年12月,魏桥集团100%持股的新公司魏桥纺织科技拟动用约14亿元收购魏桥纺织全部股份,2024年3月完成合并并从港股退市。魏桥纺织在2023年年初至宣布拟被私有化之前,股价持续低于2港元,市净率仅0.2,价值被严重低估。魏桥纺织表示,业绩承压、长期缺乏流动性且无法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自公开市场筹集资金,丧失上市平台优势,股权融资能力有限,是其私有化的原因之一。
四、“魏桥系”“二代”面临的挑战
(一)纺织业务困境
张士平的创业历程颇具传奇色彩,他凭借一系列改革使魏桥集团成长为“千亿帝国”,其“自建电厂 + 循环经济 + 降本增效”的“魏桥模式”备受推崇。然而,当下魏桥集团的纺织和铝业都面临挑战。“二代”张红霞接管纺织业务后,面临国内外纺织市场疲弱、纺织品需求下降的困境,自2021年起,魏桥纺织的纺织、电力及蒸汽业务一直面临压力,2022年亏损17.44亿元,2023年上半年又亏5.47亿元。张红霞调整生产计划,提高内销占比,并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提质增效、研发新面料提升盈利水平。
(二)铝业竞争压力
中国宏桥的电解铝合规产能已达上限,自建电厂模式也不再是独家优势,面临强敌环伺。张波一方面通过将电解铝产能往云南搬迁降低成本,计划向云南转移396万吨/年产能,占全部产能的61.3%,目前云南203万吨/年电解铝产能主体工程已完成;另一方面,受益于氧化铝和电解铝价格上行,铝产业链一体化优势,2024年中国宏桥业绩表现亮眼,全年收入约1561.7亿元,同比增长约16.9%,股东应占净利润约223.7亿元,同比增长约95.2%。在新增长点方面,张波将目光投向汽车领域,依托铝业优势,魏桥集团大笔加码汽车用铝轻量化、一体化压铸等大项目,2023年还投资了卡车造车新势力DeepWay以及斥资10亿美元入股极石汽车。
“魏桥系”的635亿资产大并购是其资本运作的重要举措,背后既有对资产价值重估的考量,也有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布局。“二代”张波兄妹在接手家族事业后,面临着纺织和铝业的双重挑战,未来“魏桥系”能否在他们的带领下继续书写辉煌,值得关注。
作者:顺盈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易烊千玺主演电影票房破 200 亿!...06-30
- 韩国知名童星靠出演费,购置 24 ...06-30
- 宋佳夺白玉兰“视后”的瞬间,女...06-30
- 鹿晗消瘦模样大变!不为关晓彤而...06-30